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柳风拂岸三岔河

 二维码 1226
发表时间:2017-01-17 17:40作者:王华来源:《贵州日报》网址:https://www.xnwenxue.com


                           

  我的故乡在柳风拂岸的三岔河旁,这里是乌蒙山腹地、珠江源上游。老家的村子就叫三岔村,听村里的长者说,是因三条道路在此交汇而得名。《乾隆·普安州志》曾记载:“乐民里北十里,源积诸溪,至三岔成河,东行绕南至独木桥,入撒底河。”

  三岔河绕村子约五六里长,像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守护着我们的村庄。儿时,这里河面约四五米宽,两岸杨柳拂岸、鸟语花香、稼禾茂密。河流水流湍急,似雪花飞溅,哗啦啦,清得可以看见水里流动的泥鳅。那时,夏日在河里嬉戏、捡漂亮的鹅卵石是我们的最爱,而在柳树下捉鱼、抓泥鳅等更是我和伙伴们的拿手好戏。秋天,河周围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带给人们满心的喜悦和希望。

  后来,这一切都变了。村民们先是砍柴烧火,四周山头被砍得光秃秃的,连河岸那些杨柳也无一幸免。然后有的开始挖石灰窑烧石灰,有的开石厂、厂。于是乎,白天黑夜,机器轰鸣,炮声隆隆,整个三岔河周围被挖得千疮百孔,河水也渐渐变得混浊起来。此外,三岔河还成了养殖污水、生活垃圾的存放之地,整条河流臭气熏天,简直惨不忍睹。鱼肯定是没了,也没人敢去河里玩耍了,人们都忙着挣钱去了。我也多年在外漂泊,儿时的场景消失了,曾经那些美好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了。

  今年清明我回老家,受到儿时好友阿力的热情款待,同时又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一些小伙伴,我再次尝到家乡熟悉而又可口的饭菜。酒足饭饱之余,我们又信步来到三岔河边,找寻儿时的记忆,畅谈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只见河里几个妇女正在洗衣服,下游还有两个小男孩在捉泥鳅,他们用箩筐一撮,一次至少都有三四条,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简直让我目瞪口呆,此种场景,不就像当年的我们吗?啊,久违的三岔河里又可以捉鱼了。原来是这几年来,当地政府加强环境治理和对河流的保护,还进行河道清淤,保护两岸生态环境,三岔河周围的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

  阿力边走边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现在村里都以作水泥马路硬化,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天一黑,路边的太阳能路灯就会自动亮起来,就跟你们城里一样。家里不仅可以看卫星电视,还通了宽带,“家家通高清电视,户户有光纤宽带”的日子将不再遥远。此时,阿力还得意的说,近年来随着“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的发展,村里许多农民成了“工薪族”,除了土地是自己的,村集体按股参与收益分红外,每月还有固定工资收入。

    “嘟嘟嘟…”只见从村里开来一辆别克小轿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突然停在我身旁向我们招呼道:“华仔,你回来了,晚上和阿力来我家吃饭,我到县城去办点事就回来”。我定睛一看,这不是儿时的玩伴“大馒头”吗?阿力向我介绍说,现在的“大馒头”早已不是儿时那个“憨小子”了,他去广东打工赚得钱以后回家办了企业,现在是村里有名的老板呢。

  听到这些,我感慨的同时也十分高兴。以前的泥土路,一下雨都是坑坑洼洼,根本无法出门,现在的水泥路一直修到了家门口。平整的水泥路一尘不染,街路两旁绿柳成荫,连走进农村的城里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现在的交通也很方便,过去谁家有一辆自行车就稀罕得很,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摩托车,还有的家庭买了小轿车,不管干什么事都方便多了。是啊,现在村里环境变美了,人们生活富裕了,信息更通畅了,随时都能了解外面的大世界,还能获取致富新信息。

此时,只见杨柳拂岸,天明水秀,鸟翔鱼跃,各种水鸟又到三岔河周围嬉戏、翻飞,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着实让人心旷神怡。新农村建设给家乡百姓带来了福祉,家乡的变化也是全国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啊。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想,这些都是近年来我们凉都六盘水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发展新模式给家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啊。



【作者简介】

(王 华,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银杏书院创办者,文字散见于《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贵州作家》等数十种报纸杂志,曾有诗文被选入《六盘水市2018年度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卷)》等。现为六盘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文章分类: 银杏书院
分享到: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