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赵开云 || 二十年前的夏天

 二维码 10408
发表时间:2018-09-08 13:10作者:赵开云来源:西南文学网网址:http://www.xnwenxue.com



二十年前夏天的一个早晨,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兴奋地赶往他们即将开始工作的目的地——个偏远村的电站工地。

车辆从山顶向山底蛇形行驶,映入眼帘的除了山还是山。偶尔也可以遇到戴着草帽晒得黑黑瘦瘦的村民,赶着几只同样瘦瘦的黑山羊在路上慢慢走着。随着车辆不停颠簸,车内越来越高的气温,车外越来越聒噪的知了的叫声,大家眼里美丽的大山也渐渐失却了吸引力,原本叽叽喳喳,豪气万千的一群年轻人,慢慢都成了烈日暴晒下的白菜秧子,焉呗呗,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刚上车时的兴奋、向往、憧憬,渐渐不见了踪影。

电站工地所处的是个少数民族乡,这里居住着苗族、彝族、布依族和汉族。在没有修建电站之前,这里正如一个段子里说的那样“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电站厂房修建在一条汹涌奔腾的河旁,连接两岸的道路本来只有一根铁索桥,后面由电站出资才修建了一座水泥拱桥。

从桥上过,河水拍打岩石的声音震耳欲聋,河岸另一边陡峭的悬崖则像一把直刺云端锋利的剑。起初,河两岸的村子是不通电、不通水的,交通就只靠一条摇摇晃晃的吊桥。由于年久失修,吊桥上的木板也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胆子小些的村民连桥也不敢上。这里流传着一句谚语“高山的洋芋,河边的红苕”,意思是说山上海拔高,气温低,种出来的土豆好河边海拔低,气温高,种出来的红薯好。那时候,村民们的主食就是红薯电站所在的地方炎热贫穷。

虽然是穷乡僻壤,倒也不失田园的一些乐趣。工地的夏天最舒服的就是早上了。早上起来,放眼望去,四周都是绿色的,这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了,空气也格外清新。鸟儿在枝丫唱着欢快的歌曲,公鸡们也喔喔地报晓此情此景,常让人想起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

工地的中午是从十点钟开始的(因为十点以后就已经非常热了),最热的时候气温近四十度。正午时候,阳光火辣辣地炽烤着大地,冒起滚滚热浪。原本清新的空气也变得闷热。乡民家的狗耷拉着脑袋,伸出猩红的大舌头,无精打采地伏在屋檐。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好像在说:“真热啊,真热啊!”。人们大都躲在屋里了,只有少部分调皮的孩子会偷偷下河“自由”一番。

夏天的河水是最受欢迎的。下午四点钟左右,就会有成年人带着小孩子,或者几个十多岁的孩子偷偷到河里享受河水的凉爽。他们有的像鸭子一样悠闲地在水里游着;有的在河边用手拍打着河水,溅起了无数珍珠似的小水花;还有的半蹲在水里一动不动偶尔他们会互相拍水,或是趁别的伙伴不注意,瞬间把对方的裤衩子往下扯地打闹一番,然后大家就肆无忌惮的对“被光屁股”了的小孩哄笑一番,接着就是一番追打。年纪小点还没学会凫水的就在家长的监护下,光着屁股蹲在河边玩玩水,羡慕地看着那些大点的孩子……

    那时的工地连风都像电吹出来的,怎一个热字了得。风把山那边、河对岸的故事吹过来,也把山这边、河这边的乡情吹过去。当红彤彤的太阳慢慢地落了坡,夜把帘幕一点一点拉上,乡民们老墙上的影子一点一点变没了的时候,天就黑了。

夜晚,昏黄的灯光像大山里的萤火虫,装点了沉默的大山,温暖了乡民们的村子。晚归的人,取下背篓,把锄头斜靠在老墙上,坐在院坝里的小木凳上,点上一斗叶子烟,一闪一闪的猩红,算是把一天的日子合上了页。电站几个加班的工人,踏着一阵一阵的虫鸣走在小路上他们在商量明天的工作怎么做,今天遇到的困难怎么解决。他们没有顾上欣赏村庄安详的夜色,也没有去观察天天经过的路边的树们、草们有没有趁着夜色偷偷地疯长。有时候,我会陷入一种遐想,这些虫儿、鸟儿、树儿、草儿天天看着这群晚归的人,它们会不会对他们的脚步声、语调声有一份熟悉?

夜渐渐地深了,村里的景象越来越模糊起来,夜幕下的村庄更加静谧起来。马们、牛们默默嚼着月光下白天放进圈里的青草,猪们则斜躺在一边发出“哼哧哼哧”的声音,老母鸡时不时抖抖翅膀,拢一拢躲在翅膀底下的小鸡仔。月光白生生的,明晃晃的,静静看着那些安详入睡的乡民和那圈里不知在思考着什么的牲畜们。

二十年前的夏天,恍如昨日那些蝉鸣、鸟叫、牲畜的声音时常会在耳边回响那些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时常会在脑海闪现。

那时的工地办公区只有两栋三层小楼,每一层都隔成一个个的小单间,三楼做办公室,二楼、一楼住人。就是在这里,一群年轻的水电建设者们,修建了发电厂房安装了发电机组修建了公路。因为水电站的修建,偏僻的乡村有了路,有了电,有了哗哗流淌的自来水。

白天,民在屋里纳凉的时候,水电建设者们在工地上浇筑、焊接、校对仪器夜晚,当民们在月光里用鼾声织着一个又一个梦的时候,他们则在挑灯夜战。拔地而起的厂房里有他们滴落的汗水,村民们善意的微笑里有对他们的信任和感激。

在电站的帮助下,担负着主要交通任务的铁索桥变成了混泥土的拱桥,赶集的时候,河这边的村民会带着自己的农副产品到河那边去出售河那边的村民也会到河这边来采买,连村里的小狗都会到处乱跑了。后来村民们用上了电灯、有的还安装了电话年轻的村民们更是积攒了钱买了摩托车,车后面带着自己心仪的姑娘。

烂泥巴地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面,一栋栋两三层的小楼房在路两边拔地而起。渐渐地,乡里有了储蓄所,有了卫生院,河那边的孩子可以到河这边的学校读书,有年富力壮的村民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有考取了学校的学子外出求学……村民们的生活不再是几座大山围绕下那方炎热贫瘠的土地,逐渐有了外面广阔的世界。

水电建设者们来自五湖四海,这片贫瘠的土地,是他们挥洒青春热血、施展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他们汇聚成一股建功立业的巨流,让宏图化为美景,让希望成为现实。他们开路搭桥,修堤筑坝,堆起高高的铁塔,安装精密的设备仪器……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听机组轰轰的鸣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认真记录机组运行的每一组数据毫不懈怠。他们是一个个音符,在中国水电建设的音谱中发出属于他们的声音,汇成一首恢宏的乐章;他们是久涸之后倾泻而下的甘霖,在风的动下,让这片贫瘠的土地充满绿色的希望;他们是一片瓦,众志成城,一双双手托起了地方经济建设的桥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那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年早已人到中年。当年贫瘠、落后的乡下也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城镇,镇上的设施一应俱全。有次下乡去开会,我还了垃圾箱和环卫工。次闲暇时,我问曾经的水电建设者们,青春过往,都收获了什么他们大声爽朗地说:“收获了一大把年纪!”

时常在想,他们收获的不只是年龄,更是责任奉献抑或说是一个水电建设者的缱绻情怀!





【作者简介】

   赵开云,一个喜爱文字的女子,一名水电建设者,钟山文学沙龙成员,西南文学网散文版块编辑。文字散见于《钟山文艺》《乌蒙新报》《六盘水文学》《西部散文选刊》《华夏散文》《乌蒙山》《杉乡文学》《岷州文学》等。







分享到: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